幻境文化,专业的视觉拍摄团队。胡 18288200311

  • 公司地址
    中国,云南,昆明
  • 联系电话
    182-8820-0311

云南高校线上招生忙,云游直播齐上阵


“群友们,家里有个表弟本年高考,自愿填写有什么主张啊?”随着高考成果的公布,自愿填写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关怀的问题,微信群里、网络论坛上都在热议高考招录话题。各大高校也立异宣介方法,优化线上咨询途径,为考生和家长供给更加精细的招录服务。

(图片与内容无关)

考生网上咨询热

“请问老师,我是艺体类专业,假如挑选了艺术类服从调剂,会不会转成非艺术类的专业?”“本科提早批什么时候填自愿?是否跟本科一般批一同填?”“报名‘强基方案’的怎么知道自己经过了呢?”……打开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辅导中心主办的阳光高考信息渠道,在教育部“2020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的页面上,全国各地网友们的问题接连不断。

本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依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主动加强线上招生宣扬,做好网上咨询,为考生、家长供给周到详尽的自愿填写辅导服务。依据全国各省(区、市)高考自愿填写时间组织,网上咨询活动时间为7月22日至28日,每日咨询时间9点至17点。记者发现,一般网友提问之后很快就会得到答复,回答也很具针对性、辅导性。

在网络渠道上,考生及家长能够向省市招办进行咨询,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海南、贵州、青海等部分省份就在渠道举办了咨询专场,也能够向心仪的院校直接咨询。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咨询专区,一位上海考生留言:“556分,排位4101,进贵校可能性大吗?能够从总校区的智慧人居、建筑学专业转入深圳校区的相同专业吗?有什么条件?”问题很快得到回复:“我校校本部在上海551分左右可报,556分,排位4101选取掌握较大。欢迎报考!不能跨校区转专业。”

(图片与内容无关)

高校开通“云宣讲”

为了便利考生咨询,不少高校立异招生方针宣扬方法,开通了线上宣讲渠道,例如,为了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供给威望的高校招生资讯服务,微信搜一搜、腾讯讲堂联合国内上百所高校发起“2020年高校招生直播”活动,超过150所高校在线“云宣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邓怡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为考生和家长服务,本年招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北航推出了“来北航,学这个”系列介绍,每期在微信大众号上发布,便利考生及家长了解专业设置,还推出了“VR全景漫游校园”功能,用户能够获得720度沉浸式的VR体验,在云端感受学校气氛。

“从前我们有‘教授进中学’的活动,本年变成线上的‘北航云讲堂’科普讲座,已录制28场,与新华网协作推广的播放量达53万次,作用十分好。还上线了在线咨询体系,可一键获取招生方针、各省区招生方案、历年分数线等,‘北航小智’7×24小时在线服务,提升了招生方针咨询的智能化水平。”邓怡介绍。

记者发现,除了“云宣讲”,各大高校纷纷加大招生方针、招生规章、选取程序等信息的揭露力度和宣扬途径,经过学校云敞开日、师兄师姐经验介绍等开启“花式招生”。例如,本年直播大热,高校的校长、院长、教授们也在招生季走进直播间,开始直播招生。武汉大学于7月24日在抖音渠道推出6个学部21位院长的直播首秀,帮助考生及家长了解武大的学院和专业。

(图片与内容无关)

有学生表示,这些新颖的方法,不只传达了人才培养理念、学科介绍等干货,还带学子们“云游”学校、感受大学气氛,拉近了高校和考生之间的距离,让人感觉十分接近。

提防“伪招录”圈套

除了教育部和高校的官方途径,网上还有许多信息能够重视、学习。例如,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开设2020年高考自愿填写辅导,为高考考生供给报考大学、专业挑选、自愿填写辅导等主张,并供给了许多高考东西供大家填写自愿使用。一些教育类组织还推出高考自愿填写指南,请专家教授来进行解读和1对1辅导。

另外,本年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地是落地新高考的第一年,自愿填写也将实施新的方法。其间,浙江、山东是按照“专业(类)+院校”的方法进行报考,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等地是按照“院校专业组”的方法进行自愿填写。关于新的方法,相似《山东省2020年一般高校招生自愿填写70问》的资讯汇总类实用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达。

(图片与内容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途径多、信息量大,但也鱼龙混杂、需求辨别。教育部官方微信大众号“微言教育”发布了《考生、家长请认准!全国31个省级招生办官网、官微名单速递》《教育、公安部门提示考生和家长,警觉高考招录5大圈套》等文章,并附上防范提示。考生及家长要警觉涉高考招生欺诈,提防“查分钓鱼网站”“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早发奖学金”等招录圈套。

据悉,经过与各省市考试院协作,本年百度升级全国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保护措施,对300余所虚假大学的搜索结果进行危险提示,并供给正规大学名录,便利考生和家长查看比对、辨别真伪。